松香油价格多少钱一吨_宁明县松香油价格表
1.上思县简介及详细资料
人口:约40万人
人口密度:108人/km2
宁明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212公里,地理坐标北纬21°51′至22°58′,东经106°38′至107°36′。北距广西首府南宁130公里,南距越南谅山市63公里,总面积3698平方公里。有壮、汉、瑶、苗、京等民族,总人口40万。
区位、资源、文化三大优势使宁明成为对接东盟的前沿,文化旅游开发和投资置业的热土。
——优越的区位优势。宁明,背靠南宁、崇左两大中心城市,左右连接东兴、凭祥两大边陲重镇,面向越南及东南亚各国,具有沿边、沿河、沿铁、沿高速公路的优势,是连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结合部和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国家二类口岸爱店,是广西通往越南的重要陆地口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草药边贸市场。
——丰富的资源优势。宁明,地处亚热带,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动植物、矿藏、水利以及生态资源优势。宁明是广西林业大县,盛产木材、八角、中药材等,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八角之乡"。宁明矿产资源丰富,有世界最大的膨润土矿床。宁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花山风景名胜区,是广西三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陇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喀斯特热带季雨林保护区。
——淳厚的文化优势。世界最大的岩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山岩画,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厚的文化内涵、高深的科学价值和传奇的神话色彩,使宁明有着悠久而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以花山为杰出代表的民族文化,是古骆越民族的根祖文化,其内涵囊括的壮族文化发展的巫文化、铜鼓文化、歌墟文化和山水文化等各个阶段,体现了骆越先民从渔猎经济到农耕经济的生活风貌,是天下骆越后裔朝觐的圣地。1995年,宁明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是广西最早获此殊荣的县份之一。
经济建设
* 农 业 *
2006年"三农"工作顺利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达89.93万亩,同比增加7.20万亩,增长8.72%。
大力实施"甘蔗下田,林果上山"思路,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3.03万亩,同比增加10.07万亩,其中甘蔗下田4.47万亩,比原计划目标任务多出1.97万亩。预计2006/2007年榨季入厂原料蔗总产量200万吨。
完成新种植果树4730亩,其中上山水果占新种面积的31.9%;完成新种木薯面积2.61万亩,新种中草药材1.04万亩;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山地造林3.8万亩,完成高速公路沿线石山封山育林2863亩。
水产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县肉类总产量2.95万吨,同比增长3.3 %;水产品产量0.82万吨,同比增长4.99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13.05%。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了明江镇洞廊村新农村试点建设。新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20家,配送中心1家,全面完成崇左市下达该县的任务。新建沼气池2532座,占崇左市下达该县任务的100.1%。加大整村推进扶贫力度,续建并完成了29条屯级路和10处人畜饮水工程建设。
农村劳务输出产业化成效显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336人,全年劳务经济总收入2.42亿元,比上年增加3735万元。
* 工 业 *
宁明县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县办国营工业企业和乡镇企业,逐步建立食品、电力、制糖、建材、机械、酿造、木材加工等地方工业,境内主要企业有广西东亚宁明糖业有限公司、广西东亚海棠糖业有限公司、松香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厂、酒厂、印刷厂及淀粉厂、罐头厂等。主要产品有:荣获部级的名优产品“榕峰”牌一级白砂糖;荣获省级名优产品的“卡山”牌松香、“花山”牌松节油、巴戟酒、“花山”牌淀粉等。
"工业强县"主导作用增强,工业经济建设有新成效。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依托资源特色优势,实施 "两个十亿"工程,壮大蔗糖、林产两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建材、电力、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蔗糖和林化两大支柱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2005/2006年榨季全县产糖量24.73万吨,比上个榨季增加6.75万吨,2006年制糖工业总产值完成约11.6亿元;林产业效益再创历史新高,总产值达到6.47亿元,其中松香加工业产值达到4.86亿元。全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6亿元,同比增长77.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9.44亿元,同比增长84.78%;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8.94亿元,同比增长78.8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74.17%。工业经济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 第三产业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宁明县第三产业日益壮大,门类逐步齐全。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大力推进县城和各乡镇商贸市场设施建设的同时,着重加强以爱店为中心的三个边贸互市商场的建设,并重点建设香蕉、八角、蔬菜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扩大保险网点,努力发展证券市场;努力振兴旅游业,进一步开发现有资源优势,增设宁明至越南谅山、河内、海防、西贡等地的多条旅游线,开展边境风情旅游项目,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大力发展科教文化卫生,积极开发房地产业,大力推进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行业。
旅游资源
神奇的花山
坐落在明江之滨的花山,离城区25公里。因悬崖上有雄伟壮观的两千多年前骆越先民所作的图画而闻名世界;又因先民的画意、画法和成画年代的考古艰难,直到当今研究毫无结果而成为千古之谜。花山如此雄奇而神秘,不断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学者和游客前来考察研究和探奇揽胜。
花山崖画,主要分布在桂西左江流域的宁明、龙州、崇左等壮族聚居的地区。现保留的60多处崖画中,绘有人像3000多个,延绵数十里,其中以宁明花山崖画规模最大,统称为花山崖画或花山崖画廊。
巍然屹立的花山,山上林木繁茂,崖壁内倾,像一座巨型岩厦。江上游船离崖百米可依稀看到画的人体形像;登岸后拾阶而上,巨幅崖画便呈现在眼前。崖画低处临江15米,最高处离江面110多米,其左右宽幅150多米。在凹凸不平的巨大山崖上,密密麻麻地画上1800多个褚红色人像和一些动物器具,其中以人像居多。皆为双臂曲举,两脚半蹲姿态,最大的约3米,最小的也有30厘米,一般为1米左右。大都是一群小型人像围着一个大型人像起舞或祝拜,部分人像腰佩刀剑,骑着非马非犬的动物。人像周围画有单层或双层圆圈,或内有似米字形的圆圈,像太阳,似月亮,神秘莫测。花山崖画的重要历史价值和巨大艺术价值,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建国后几十年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的学术团体前来考察研究。初步认为花山崖画的作画年代或是上古至中古时期,或是战国至东汉时期,或唐或宋,是未破之谜。崖画内容或为语言符号,或为乐事庆典,或为祈天抗洪,或为战事盛会,或为宗教祭祀,研究的学者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迄今尚无定论。暂且不说崖画的反映内容,仅画的本身就是一件世界罕见的崖画艺术珍品,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和重大的考古价值。整个画面95米×150米,气势雄伟磅礴,百米之外才能尽览全幅。画面布局工整,繁而不乱,主次分明,完整和谐。看似单调机械的画像造型,充满了古朴庄重而又轻松活泼的气氛;只有寥寥几笔的人体和物体造型,使人能够捕捉到一种生动逼真、维妙维肖的美感;单色平描剪影式及单线条勾勒式的艺术构思和浪漫笔彩,使之观之产生一种似虚似实的梦幻之感态;整齐而又纷繁的上千个人像,洋溢着舞动的节奏和激越的声乐。用心专注观察,褚红色人群全都活动了起来:首领挎刀骑兽,众卒簇拥欢呼,铜鼓声震天,喊杀声动地;又像山林呼啸,风劲草低,猎犬穷追不舍;又若设案江滨,阴风迷雾,巫师念念有词,部落上下痛祭亡灵;又似鼓乐阵阵,轻歌曼舞,人群雀跃,欢声鼎沸伫立在此幅1.5万平方米的崖画面前,使人仿佛进入画境,置身在远古社会的人群中,与之共欢乐、同激动,而早已留连忘返。 花山崖画是中华民族宝库的一块艺术瑰宝,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地方。到过花山的人,不仅为其壮美赞不绝口,更为其诸多的“不可思议”而惊叹不已:如此峭壁悬崖如何作画?花山的神奇魅力和千古之谜,已吸引了美、日、英、德、法、港澳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游客,每年都有上万人(次)前来旅游和考察?数千年风雨冲刷是何颜料永不褪色?
从宁明县城去花山,乘船往返只需三个多种头。为开发花山这一旅游胜地,近年来国家添置了花山游艇,修造了花山栈道,与建了花山陈列室、招待所和富有民族风情的高级宾馆--民族山寨。花山正以其壮美的身姿,恭迎日益增多的中外宾客。
陇瑞自然保护区
陇瑞自然保护区的西南部环抱于花山周围,总面积31194亩,森林面积26925亩,覆盖率86.3%,木材蓄积量23690立方米,是一大片原始森林。
保护区地质结构属石灰岩纪及下二迭碳酸岩溶地。地面峰峦星罗棋布,每平方公里有山峰多达80多座,一般的也有20多座,海拔均在400-600米。有的山峰重迭成峰 ,而且山中溶洞繁多,洞内山水厅奇观待于开发旅游。据勘察发现,一些溶洞亦有古人类使用的石器和脊椎动物牙齿化石。
保护区植被,属北热带石灰岩山地常绿雨季林,植物种类繁多,计有166科673属1282种。乔灌木树种500多种,优良速生树就有50多种,其中珍贵树种,如:枧木、金丝李、椎木、密花美登木、金花茶等就多达10多种。药用植物714种,纤维植物130多种,油脂和蜡类植物56种,橡胶植物31种,芳香植物48种,野果植物43种,饮料植物13种,饲料植物82种,染料植物14种,蜜源植物17种,有毒及农业植物35种。在碳酸盐溶岩地区有如此种类繁多,而且异常茂盛的植被,在世界上实为罕见。此外,保护区内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计有21目52科117种和亚种。其中兽类有7目16科20种;鸟类有10目26科73种;爬行类有3目6科17种;两栖类有1目4科7种。列入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珍贵白头叶猴计有300多只,占世界总存活量的一半;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黑叶猴、冠斑犀鸟;国家三类保护动物的,有弥猴、大灵猫、穿山甲、麝、南蛇、苏门羚、白鹅、原鸡等。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体系,无疑是难得的科研基地,也是旅游的好地方。
近年来,广西旅游总公司宁明左江花山旅游公司在保护区内修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高级有宾馆--花山民族山寨,木楼内设豪华客厅、餐厅、舞厅等服务设施,该公司还开设为游客办理和组织国内、港澳、东南亚等旅游业务,进行边贸和国内贸易。并备有各类游船为往返花山及保护区游览的游客提供服务。陇瑞自然保护区未经斧凿的天然胜景和民族山寨风情,正吸引着日益增长的海内外游客。
花山温泉度假村
在距宁明县城6公里处的青山绿水间,坐落着正在兴建的“花山温泉度假村”。这里的泉水日涌量可达120多吨,水质极好,经国家地矿部、卫生部、广东中山医科大学和北京防疫部门等单位多次取样化验分析了50多个项目,验证此矿泉水为不可多得的国际珍贵优质饮用矿泉水。早在本世纪50年代,这里的泉水就有“神仙水”的美称,当地群众饮用此泉水治愈了多种疾病,沐浴此泉水数日后,容光焕发,光彩照人。后来,附近许多县市和越南慕名来汲水、沐浴的人日益增多,最多时日达四五万人。宁明县为了开发这个宝贵的资源,投入巨资兴建了花山温泉度假村,度假村占地400亩,是以温泉为主体,集观光、游览、休闲、为一体的度假中心。度假村竣工后,将有旅行、游览、饭食、住宿、、健身、美容、医疗、休养、购物等10大要素齐全的配套设施。目前,第一期工程建成有宾馆、游乐中心、、按摩宫、射击场、食街、商街等。第二期工程的别墅山庄、沙滩浴场、水上乐园等正在筹备之中。花山温泉度假村正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巨大的优势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生活在拥挤嘈杂的城市或者常年劳碌的人们,若能有机会到这个依山傍水、亭台楼阁掩映的温馨山庄,沐浴珍贵矿泉,闻听花香鸟语,观赏春江花月,尽享现代服务,岂不令人心旷神怡、忘情陶醉。
独木成林
独木成林位于城东8公里,北临飞机场附近,它是千载古榕,巨枝横扫长空,粗大的气根落地生根成树干,延绵占地二十余亩,巨枝上的须根随风起舞,人称“独木成林”,是壮乡人民“三月三”歌圩情恋的好场所,古树为媒祝愿情侣百年偕老。此旅游胜地也成为影视工作者的选景佳地。
名优特产
主要特产有大红八角林、松香、优质桐棉松、砂仁、香蕉 、甘蔗、菠萝 、黄瓜 、乳猪、 山羊 等。
本地小吃
卷筒粉、沙糕等。
炒田螺 灌肠
2021年4月,宁明县上榜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第67名。
2020年11月,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宁明县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宁明县榜上有名。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宁明县在列。
2019年3月,宁明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左右江片区)。
2018年12月,宁明县上榜广西2018年度自治区级生态县(市、区)名单。
2018年2月,宁明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上思县简介及详细资料
宁明县辖7个镇、6个乡:
7个镇分别是:城中镇、明江镇、爱店镇、海渊镇、桐棉镇、那堪镇、亭亮镇。
6个乡分别是:寨安乡、峙浪乡、那楠乡、东安乡、板棍乡、北江乡。
宁明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地处西南边陲,西邻凭祥、龙州,东邻防城港,南与越南共和国接界,北邻崇左、扶绥。总面积为3698平方公里,人口38万多,壮族占77.1%。耕地面积127.75万亩,林地201.97万亩。
宁明资源丰富、生态优良,耕地面积125万亩,年产粮食10万吨、甘蔗300万吨,森林总面积335万亩,森林覆盖率60.4%,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蔗糖生产基地县”“中国八角之乡”和“中国松香之乡”。
扩展资料: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该县属象郡。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为临尘、雍鸡县地,属郁林郡。
宁明街道。三国属吴国之交州郁林郡。
西晋属广州郁林郡。东晋属广州晋兴郡。
南北朝属南朝宋广州晋兴郡。隋属岭南郁林郡。唐属岭南西道邕州。五代十国属南汉邕州。
宋属广南西路邕州左江道永平寨。
元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思明路。
明属左江道思明府。
清属广西布政司太平思顺道太平府。
民国属广西省龙州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1950年属广西省龙州专区,1951年属崇左专区,1952年属邕宁专区,1953年属广西省桂西壮族自治州,1958年至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专区(1970年南宁专区改称南宁地区,后改为南宁市)至今。
宁明特产:
山黄皮果
山黄皮果俗称"鸡皮果",属南亚热带特有的水果,以香醇味浓郁而著称,具有消食开胃、理气健脾等功效,用餐前适量食用可使胃口大增,当地人称之为开胃果大王。
山黄皮果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只有在人屋前后或雾浓的深山谷中生长,不需人工护理就能开花结果,而人工大面积种植目前尚无成功的山黄皮果基地。
玉桂皮
宁明县山地面积(海拔在400-1000米以上丘陵及中低山地)6.5万公顷。覆盖着桐棉、那楠、峙浪、爱店、寨安等乡镇。
截至2012年,其中适合种植玉桂、砂仁和佛手果、鸡骨草等中药材的丘陵山地及山间谷地约80万亩、玉桂1.5万亩、砂仁1.6万亩、沙姜0.5万亩、佛手0.4万亩,全县各种药材生产总面积达4万亩,产量2230吨、产值5500万元。
沙糕
宁明县城有海渊沙糕、那堪沙糕、明江沙糕等等。桂南一带传统名糕点,将芝麻、麻油、熟油、白砂糖及精糯米粉炒熟后,置入大木格中压制成宽扁型,再用格刀将其分割成均匀小块。该糕点有入口即化的特点。
沙糕已成为桂南民间春节期间送礼三件套之一(沙糕、粽子、线鸡),虽然品种多样,最著名的是广西南宁地区宁明县海渊镇的"张记沙糕",据县志记载,自宋代狄青远征广南(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始,当地土人即制作沙糕作为干粮,供官兵食用。
明嘉靖年间,海渊镇的沙糕已成为贡品,其中以张效瑞师傅制作的沙糕口感最佳,"张记沙糕"由此名声远扬。
百度百科-宁明县
宁明县人民政府-行政规划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期间为百越(粤)地,秦属象郡(郡治在临尘,今崇左市境),汉初,属南越地。
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定南越,六年(前111年)将南越原南海、桂林、象三郡划为交趾刺史部,下设苍梧、郁林、合浦、南海、交趾、九真、日南七郡,上思属合浦郡地。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改交趾刺史部为交州刺史部,上思属交州刺史部的郁林、合浦二郡地。
三国时,为吴辖地。吴区域内置荆、扬、交三州,交州治所在番禺(今广州),上思仍为交州的郁林、合浦二郡地,至永安五年(262年)改属郁林郡地。
西晋将交州分为交、广二州,广州辖郁林、桂林、苍梧、高凉、始安、临贺、始兴、南海等八郡,州治在番禺(今广州),上思属郁林郡地。
东晋分郁林郡,置晋兴郡,上思属晋兴郡地(郡址在今南宁市)。
南朝宋、齐、梁、陈时分别属广州的晋兴郡地和南定州的晋兴郡地(郡治在今南宁市)。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大将刘芳开通交趾路,在上思境内设镇守,但不久又撤销,时上思属郁林郡。
唐贞观十二年(638年),清平公李弘节遣钦州镇守宁师京沿刘芳开至交趾的故道,开拓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今上思境内西南部设定瀼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临潭郡;领瀼江(又称临江)、波零、鹄山、宏远4县,郡治瀼江;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瀼州,属岭南道。天宝初年,在今上思境内东北部开置羁縻上思州,属邕州都督府。
五代十国,为南汉地,沿袭唐制。
北宋撤销瀼州,并入羁縻上思州,隶属邕州。宋皇佑年间于羁縻上思州西部设定迁隆土州。
元改羁縻上思州为上思州,隶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左江思明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左江思明府,二年,土官黄英杰(又名黄龙冠)领导农民起义,将上思州改称高噩州;至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复称上思州;弘治十八年(1505年)改土归流,改属南宁府,州治从明江南岸旧州迁至明江北岸现址,迁隆峒归上思承审。
清,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仍属南宁府;光绪十二年,改属太平府,十八年(1892年)上思州改为上思直隶厅,属太平思顺道。
民国元年(1912年)3月1日,上思直隶厅改为上思府,民国2年6月19日又改为上思县,属南宁道。民国16年迁隆峒土司改流并入上思县。
民国19年属南宁民团区。
民国23年3月属南宁行政监督区。
民国29年4月属南宁行政督察区(第九区,合称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全司公署),民国31年属第四区,治南宁,一直延至1949年12月7日。
1949年12月8日上思县解放,1950年分别属宾阳专区和南宁专区,1951年改属龙州专区;11月专员公署迁至崇左,改称崇左专区;1952年7月从崇左专区划归钦州专区;1953年12月又划归桂西壮族自治州的邕宁专区;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撤销桂西壮族自治州建置,12月,邕宁专区改为南宁专区,上思随属南宁专区;1965年8月,上思又划属钦州专区。1971年钦州专区改为钦州地区,上思属之。
1993年5月23日,划归防城港市。
自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今县境西南部设定瀼州;唐天宝初年,在今县城东北部开置羁縻上思州。至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撤销瀼州并入羁縻上思州。皇佑年间,于羁縻上思州西部设定迁隆土州(元升为州,明降为峒)之后,上思境域至民国16年(1927年)均无变动。民国16年,撤销迁隆峒,并入上思县。1950年初,迁隆乡划归思乐县(今宁明县)。1958年11月,扶绥县的星七、米含、渠罗、汪蒙、六包5个自然屯划入上思县。
地理环境上思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坐落在风景绮丽的十万大山北麓,与宁明县、扶绥县、钦州市相邻。
县城位于东经107°58′48″北纬22°5′00″县城距离广西首府南宁市仅100公里,南宁国际机场75公里,距广西最大的海港防城港116公里,距中国边境重镇东兴市130公里,为防城港市唯一市辖县。总面积2816平方公里。
上思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96.1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达114.39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气温21.7℃,年平均降雨量1217.3毫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为各种动植物最适生长区之一。
上思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终年气候温暖,霜期短,干湿季划分明显。冬季主要受北来大气团所控制,一般晴朗、干燥少雨;夏季主要受南来的热带和附热带海洋气团所控制,一般炎热多雨。由于受十万大山地形影响,全年多东北风,夏季受东南气流影响,形成炎热的时间长,雨量适中,温差不大。
行政区划2003年辖2个镇(思阳镇、在妙镇)、7个乡(思阳乡、七门乡、平福乡、华兰乡、叫安乡、公正乡、东屏乡、那琴乡)、1个民族乡(南屏瑶族乡),思阳镇与思阳乡合并为思阳镇。
思阳镇
辖:东湖、北湖、明江、彩元4个社区居委会;广元、江平、华加、高加、计怀、六艮、明哲、昌墩、易和、玉学、和星、那板12个村委会
在妙镇
辖:在妙、驮从、那苗、平良、屯隆、有生6个村委会
叫安乡
辖:提高、那当、平江、松柏、双板、百包、那布、叫安、三科、那工、熟康、文明、板细、那午、杆青、高福、凤凰17个村委会
华兰乡
辖:华兰、俊仁、那岩、德安、华城、叫宝6个村委会
南屏瑶族乡
辖:英明、渠坤、巴乃、枯叫、米强、江坡、汪乐、常龙、乔贡9个村委会
平福乡
辖:公安、那明、板含、明旺、六改、平福、岽辽、雄杰、伟华9个村委会
七门乡
辖:更所、板龙、佛子、板文、联合5个村委会
那琴乡
辖:那琴、那俩、排柳、桃岭、标榜、那通、那巴、联惠、龙楼9个村委会
东屏乡
辖:吉彩、大吉、三英、边念、彩林5个村委会
公正乡
辖:公正、信良、枯娄、那齐4个村委会
自然资源上思土地广阔而肥沃。境内土地面积42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5万亩,林地面积267.6万亩;宜牧面积51万亩;尚未利用的荒山荒地大部分可作林地、农地开发。土层深厚,植被茂盛,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大有潜力。
上思县境内河流纵横交错,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县内大小河流28条。主要河流明江河境内流程134公里,总落差51米。全县水电资源蕴藏量为7.8万千瓦。
动植物上思县是广西的林业大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以马尾松、细叶云南松、以及阔叶树为主的森林面积254.84万亩,覆盖率61%。活立木总蓄积量638万立方米。
横跨广西上思县、防城港市防城区、钦州市钦北区的十万大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坐落在上思县,面积108万亩。其核心区在上思县,占地58万亩。核心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各种植物计有195科、35属、1458种。稀有珍贵优良树种有格木、万年木、紫荆木、红椎、米老排、鸡毛松等。十万大山有"天然药库"之称,有野生药用植物428种。动物共有26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的动物有黑叶猴、小爪水獭、金猫、大灵猫、虎、林麝以及白鹇、原鸡等35种。失踪30多年的世界濒危鸟类海南虎斑鸠2001年在上思县被发现,引起联合国有关部门关注。
矿产上思县地下矿藏有褐煤,地质储量为7788万吨;石灰石储量数十亿吨以上,分布于县思阳镇的布透沿四方岭横跨七门乡、在妙镇靠近县属国有平广林场一带,东西走向长34公里,南北宽2公里不等。金矿、石油、磷矿、汞矿、石膏矿等也具有开采价值;十万大山一、二号矿泉水,1988年经国家级鉴定,具有很好的开发条件,两处年可开采3.56万吨,生产有十万大山牌矿泉水。
人口民族总人口21万多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5人。壮族占86.8%,汉族占9.2%,瑶族占3.9%,其他少数民族占0.1%。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从2006-2008年,上思县人口出生率分别为14.57‰、14.80‰、13.41‰;自然增长率分别为9.61‰、10.07‰、9.21‰。人口环境不断最佳化,有力促进了全县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该县继2007年荣获全区经济发展"十佳县"后,2008年又获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荣誉称号。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上思县总人口20530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思阳镇31257、在妙镇15033、思阳乡33452、叫安乡35956、华兰乡10245、南屏瑶族乡11216、平福乡18334、七门乡13162、那琴乡16744、东屏乡5412、公正乡7989、昌菱实业公司虚拟镇6507。
交通运输民国年间,交通事业有所发展,开辟了乡村道路,除县城通往南宁外,还修通往钦州边境垌利圩,防城县的那勤、大录、扶隆、那良等隘口的小路,另辟通往思乐县的海渊(海渊,今属宁明),经四方岭达左县(今崇左)、绥渌(今扶绥)边境圩场等山路。商贾行人全是步行肩挑,马驮运输行走羊肠小道;民国24年(1935年),修通上思至绥渌公路,后于1937年日军入侵前将路毁坏。
解放后,上思县交通事业发展很快,1956年修通上邕公路,并陆续修通上钦公路、上扶公路,县内修通乡村公路。到1990年全县修建公路44条,总长577.3公里,有客车212辆(其中客班车52辆,小车160辆),货车322辆,特种车5辆,载货挂车15辆,还有拖拉机1171台(其中中拖40台,手拖1131台)。年货运量42万吨,客运量109万人次。明江滩头多,落差大,只能分段通航木船,1960年至1966年从那板水库至在妙河段多处拦河筑坝,只能分段通机动船、木船。
经济解放前,上思县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因耕作粗放,产量很低;工业只有些小手工业作坊;商业因交通闭塞,流通不畅。
解放后,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各项生产得到逐步发展,工农业总产值逐年增长;特别自1980年以来,认真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国民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
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实绩如下:
社会总产值:1980年6725万元,1985年6684万元,1990年16142万元(其中:农业6521万元,工业7351万元,建筑业550万元,交通运输、邮电917万元,商业、饮食业754万元)。10年增长1.44倍,平均年递增9.15%。
农业总产值:1980年3507万元,1985年4284万元,1990年6621万元,10年增长88.8%,平均年递增6.56%。
工业总产值:1980年2197万元,1985年2941万元,1990年7300万元,10年增长2.32倍,平均年递增12.76%。
国民收入:1980年3335万元,1985年4467万元,1990年8215万元,10年增长1.46倍,平均年递增9.48%。人均国民收入:1980年201元,1985年253元,1990年433元。
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3944万元,1985年5081万元,1990年9513万元,10年增长1.41倍,平均年递增9.2%。
1991年社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38511万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工农业总产值33484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国民生产总值23515万元,比上年增长9.55%;国民收入19903万元,比上年增长2.9%。
上思县地处桂西南十万大山北麓,不沿海、不沿边,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该县根据当地丰富的土地、森林、水能、煤炭、石灰石等资源以及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上思是广西产糖大县,2010年种蔗面积逾50万亩,人均产蔗约12.86吨,排名全区前三名。县内两家制糖企业,即上上糖业有限公司和国有昌菱制糖有限公司。
上思朗姆酒生产基地开工2006年上思县完成生产总值21.31亿元,增长20.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2.1%,第二产业增长32.1%,第三产业增长17.5%;财政收入增长41.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5%;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8.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8.6%。
2013年上思县地区生产总值为65.5亿元,增长7.8%,财政收入6.97亿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51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7090元,增长13%。
特产 化工工艺全县有松树140万余亩,大部分可采割松脂。1958年至1990年平均年产松脂177.6万公斤,最多为1990年产脂950万余公斤。县内产的松脂含脂量高,油脂纯净,县松香厂因得此优质原料,所产的松香色泽金黄,透明度高,所含杂质、含水分量及软化碘、机械杂物、肥皂化物等化学成份均符合国家检验标准。是县内主要出口产品之一。
山苍子又名山鸡椒、木姜子。均为野生,树皮绿色,其果实略成球形,大如黄豆,有浓烈的香味,全树均含芳香油,可提取柠檬醛,茎叶均可蒸油,是出口化妆品原料。每年7~8月为采山苍子蒸油季节,过去民众用土法蒸制,每年产油1000~2000公斤;1989年开始由供销部门收购,改用锅炉蒸制,每100公斤山苍子可出油3.5~4公斤,1990年后因销路和价格有变化,收购停止。
县内芒芯资源丰富,以南屏、叫安、平福、公正等乡为主要产区。上思芒芯柔韧,呈金**,是编织工艺品的上乘原料。80年代以来年上市芒芯25万公斤左右。外贸部门组织加工芒制品有公子椅、香水架、扣花笪、芒席等数十个品种,产品新颖美观,均销往香港等地,1990年产值140万元。
又名拟金茅,高约1米,叶片狭长有细绒毛,是制造优质纸和人造纤维的原料植物。产于在妙、七门两乡沿四方山一带山地,面积约10余万亩,所产龙须草粗长柔韧,为结绳织席、造纸的上等原料,1955~1986年,全县采集龙须草709.31万公斤,近年因受封山育林等的影响,龙须草产地逐年缩小,产量随着下降。1990午采集5.5万公斤。
食用类上思县香糯种植历史悠久,是在特定的气候、土壤和栽培管理条件下,经农民长期精心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上思香糯米质纯正,米粒圆大,洁白如玉,蒸熟成饭,软滑而粘,气味芳香,前人曾有"一田种糯遍垌香,一家煮饭全村香"之说,是民间逢年过节用以制作粽粑、年糕、汤圆或绿豆糯米饭等地方风味的上乘原料。年在全区香糯品质鉴定会上被评为"名贵品种"。上思香糯因其香特异而闻名,深受区内外顾客的青睐。上思县委、县 *** 加强香糯种植的技术指导,农民也增加香糯种植资金的投入,全县年种植面积2万多亩,总产量在850万公斤以上。
上思县香猪是传统的名优产品。《上思州志》(道光十四年版)和《上思县志》(民国十年版)分别载:"香猪即寻常家猪,顾其肉香美、与他处异、肠子尤佳"、"猪崽以白读村为著名,因该村池井之水汲之以喂猪,其肉分外香美,故相传为上思香猪最好也"。上思香猪为本地猪品种,属华南型,其毛黑白相间、猪体结实、身短嘴圆、脚矮骨细、养至40公斤左右宰杀食最佳。经过加工配料烤制的香猪肉,色泽金黄、皮酥肉嫩、不腥不腻,色、香、味俱全,是高级宴席佳肴,乳猪脱骨再配料加工腌制凉乾,食之嫩滑爽口,满嘴留香,是出口区内外及港澳的名牌产品,解放前,每年防城、东兴出口的香猪仔达2万至3万只,是上思县流通防城、东兴的主要商品。
香菇俗称香信,产于十万大山,是县内传统的出口产品。《上思县志》载:"香蕈,一名香菇,出自十万山中,腐木所生,其味香美,较别处尤佳,出口之货,亦足称最"。传统生产方法是每年冬11月-12月选天气晴朗之日,将能生长香菇枯死之木伐下,用刀斧将木表皮砍成若干刀口,然后搁置于湿润、荫凉的沟溪边或树根下,待第二年冬季即开始长菇,可连收二年。
药用类可制香料,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八角茴香,大茴香。果实多为八角蓇葖果组成放射性排列于中轴上,色泽红棕色,质硬而脆。果实枝叶均可蒸茴油,是常用的调味香科,内含挥发油,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功效,医药上用做健胃剂和祛痰剂。全县有八角树4.3万亩。1954~1986年,平均年产八角8.14万公斤,其中1987年产42.9万公斤,为最多的一年。1990年产13.2万公斤。
树皮称桂皮,含挥发油,极香,中医学上以桂皮入药,主治肾阳虚衰、心腹冷痛、久泻、经痛、阴疸等症;嫩枝称桂枝,亦入药,主治感冒风寒、关节疼痛、痰欲心悸、经闭腹痛等症;桂皮、桂枝、桂叶可蒸桂油,具有特殊香气,富含玉桂醛,广泛用于医药和调合皂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全县种植玉桂面积1.26万亩,1954~1990年(其中缺4年资料)共产桂皮119.96万公斤,平均年产桂皮3.40万公斤,1982年产桂皮45.9万公斤,为最高的一年。主要产地有南屏乡和平江农场等。
县内各地普遍养蜂,以地处十万大山的南屏瑶族乡最多,产量也最高。蜂蜜分春蜜和冬蜜两种,春蜜呈金**,透明,味清甜;冬蜜色泽乳黄,浓稠起沙粒,味尤佳,为蜂蜜中之上品。蜂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还含有蔗糖、蛋白质,有机酸、酶、芳香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价值很高,又可入药,为上思县传统的出口产品。1954~1986年共收购蜂蜜36.83万公斤,平均年收购1.18万公斤,1990年收购蜂蜜0.4万公斤。
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又名大壁虎、仙蟾。因鸣叫声而得名日蛤蚧,全长约35厘米,全身密布细鳞,四肢粗壮,指趾能吸咐。产于四方山石灰岩地区和十万大山悬崖硝壁的石缝中。《上思县志》载:"蛤蚧偶虫也。县属弄怀岩多有之,脚生五爪,与别地不同"。蛤蚧有补肾、润肺、壮阳、益精血、止喘定咳之功能,为补药上品。县内年收购3000对左右。经加工的干蛤蚧,运销港澳、东南亚各国及日本等地。
采用多种兽、畜及小动物鞭配以人参、巴戟、仙茅、*羊霍、桂园肉、枸杞子、当归等20多种名贵药材和高度纯米酒泡浸而成。具有行血、补气、提神、补肾壮阳、强腰、健膝之功效。曾于1981年荣获广西轻工业新产品百花奖;1982年被评为广西优质名牌产品;1990年又荣获区轻工业厅优质产品奖,在区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又称淮山,薯蓣,属草质缠绕藤本植物。主要产于南屏、那琴、叫安乡那荡等地,原为野生,因采收时挖掘工作量大,且易造成水土流失,70年代后已逐渐由人工种植。山薯呈圆柱状,表面棕**,肉色洁白,味淡,性温补,既可入药,也可作补品。淮山中医上称山药,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益精的功能。县内年产约5000公斤,药材部门年收购2000~3000公斤。
旅游 十万大山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上思县西南部,距县城36公里,距南宁136公里,距旅游热点城市东兴100公里。该园地处桂林、南宁、十万大山森林公园、东兴、越南下龙湾黄金旅游线上。其前身是以水源林为管护对象的生态公益性林场--红旗林场。辖区总面积2037公顷,其中水源林1336公顷,占总面积65%,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1995年7月林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利用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创办十万大山森林公园。该公园座落在十万大山核心区,50年代拍摄的影片《英雄虎胆》的故事就发生在十万大山,十万大山森林公园也是该片重要的拍摄外景地。《英雄虎胆》故事片的上映使十万大山扬名全国。1996年8月,十万大山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国家森林公园。
文庙遗址黉宫,亦称学宫、孔庙,明正德五年(1510年)建于城东门外,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州陈世瞻迁入城内东隅。清咸丰六年(1856年)道宪吴德,知州武卫会同团绅迁于今地(现县文工团驻地),有正殿、后殿、泮池、五框、乡贤名宦祠等。正殿屋脊双龙戏珠,青瓦红砖、雕梁画栋,金碧辉煌。1981年,因改建,将唯一留下的正殿拆掉。
那板水库(金印湖)风光
那板水库那板水库位于上思县城东南约4公里处,建于1960年9月份,总库容7.2亿立方米,库区正常水面约4350亩,从坝首至平江农场25公里,水里宽窄相间,曲折萦回,山清水秀。距坝首5公里处西南侧的独秀山清水秀一峰突起,尖如笔,有"千寻凌汉表,一点耸云端"之谓,为库区一奇景
弄怀岩弄怀岩位于县城西北7公里处,系石灰岩,洞深数里处有积泉。秋冬水涸,持火把,照电筒可入。窄处如走廊,宽处似厅堂。明嘉靖年间,上思知州周璞题"弄怀"二字刻于岩口上。古人游此洞后,多题诗作赋,写于洞口岩壁,或记入志书;赞赏岩洞风气。在上思八景诗中曾有"弄怀岩雅留仙迹"之句,旧志有"上思胜迹,此岩为最"之称。古时列入八景之一。
布透温泉布透温泉在县城北面5公里处,三面环山,地处幽谷,风景优美。泉水从沟边岩穴中涌出,水温37-38度。古时为县的八景之一,名为"温泉晚眺"。温泉1988年1月经国家评审鉴定,确认为锶和偏矽酸的含量接近国家标准,钠含量低且游离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同时温度和氨的指标均达到医疗矿泉水标准。
排茶仙桥排茶仙桥,又名观音桥,于叫安乡汪门屯打排茶山溪流上,石桥为天然石条横架深沟,宽2.5米,长40多米。传说古时神仙骑马过桥,因马靠边行走,踏动石桥,形成桥面稍倾斜,桥边尚有似马蹄印的窟窿。
应天瀑布应天瀑布在十万大山扫把山下,瑶寨念文屯西南3公里的山谷中。瀑布落山外,岩板稍平阔,水口呈"凹"状,飞瀑处壁形,高28米,岩壁间有一凹处;深宽均数米,形似"水帘洞"。春夏大雨,山洪暴发;瀑布响声如雷,数里外还震人耳膜,"应天泉"由此而名。瀑下数十米,巨石如象;沉列溪中,同一溪流,距此瀑布约百米和二百米处,还有两处小瀑布,高度均约十余米,当地人称应天瀑布为"头龙",下面小瀑布为"二龙"和"三龙"。
刘永福父墓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父刘以来之墓,位于那明村,葬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清 *** 曾于墓地四周各距数百米地建有5处牌坊,镶嵌越南皇帝和清朝皇帝分别赐给的"浩封"碑。民国后期,牌坊均倒塌。1985年6月,县文管所给刘以来墓立碑,并于墓旁立文物保护标志一处。
平隆隘口在离县城59公里的十万大山上,是通往防城的重要隘口。此地原是羊肠小道,山势陡险。1979年修建从华兰圩通至防城区扶隆圩的三级公路后,始以车代步。隘口南面有一处长瀑布,俗称"马射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